跳到主要內容
校務會議 / 109-01-16期末校務會議
壹、宣達長官指示事項
  • 一、處理校務各項事務,務必時刻保持敏銳覺醒,預見各種可能問題,進而未雨綢繆,事先消弭於無形。此即本部與本署一直要求加強危機意識,危機預防,風險管理,也是內控機制的主要工作內容。
  • 二、學校如發生重大事件,就須立刻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即時做出適當妥切之因應措施。進而要求查明原委、釐清責任歸屬,即時明確妥適處分,以免學校組織繼續受到傷害。行政處分務期勿枉勿縱,不袒護不迴避,以公正客觀正確 態度處理。
  • 三、學校接獲從各方面之反映事項,確實有改善之道理,或有程序不周妥之處,就要即時加以檢討省思,啟動修正程序,以符合常理邏輯,與法規規定及程序要求。
  • 四、教育工作的教學輔導過程非常不易,也需要許多耐心與方法。該對學生、教職員工、家長、民眾宣導、說明、提點、指示的事項、工作、規定等,要耳提面命、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善用各種方法與與形式達到宣導說明效果。
  • 五、性平諮輔訪視時發現常有共通之問題,請加以宣導修正:1.校園危險地圖之說明會必須辦理,務必正式宣導說明,並加以公布。2.學校設置之監視器,其影像資料之保存時間至少要有兩周以上。
  • 六、做好個人衛生管理之宣導工作,防制各種可能疾病群聚感染,以免造成擴大疫情。因此必須時時加強健康與衛生宣導工作,落實團體之健康衛生管理工作。
  • 七、加強學生之出缺勤狀況之掌握與控管。缺曠課節數超過全學期教學總時數三分之一者,且未依規定完成補課,則成績應以零分計算,不能任意給予分數,違規通過,或發給畢業證書,會造成偽造不實及背信詐欺之嫌疑。
  • 八、學校所建立之學生個人資料,必須嚴謹加以使用及管理,做好保護工作。不可管理鬆散任意流出,遭有心人士不當使用,造成違反個人資訊保護法之規定。
 
貳、雙語教育趨勢分享
 
◆北市4公立高中開辦國際文憑課,無縫接軌國外大學創先例 
 
作者:張益勤 2019-01-09,翻轉教育
    台北市推動國際文憑課程,讓高中生在3年內修讀完成便能申請或銜接國外大學。包括中正、西松、育成、南港4所公立高中,開辦包括雙聯學制、國際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Year,簡稱IFY)及高中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提供公立學校的學生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機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致詞時表示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的決心,將提撥經費培訓師資。
 
    行政院要推動台灣成為中文與英文並行的雙語國家。台北市教育局首開先例,在公立高中開辦3種國際文憑課程,分別為雙聯學制、國際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Year,簡稱IFY)及高中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提供公立學校的學生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機會。
 
    雙聯學制提供學生在台讀完高中3年後,就可以取得台美兩校的高中學位;國際預科課程(IFY)則是培養進入英國體系大學所需的技能和資格,合格畢業後可以免考雅思(IELTS)申請學校;高中國際文憑課程(IB)則是全球知名大學採計的申請條件之一,有助於台灣學生申請國外大學。
https://cdn.parenting.com.tw/flipedu/image/upload/8c3ed9f7844af1e5f53c38b26c10ccac.jpg
 
 
   雙語教育成為政策方向,台北市教育局108/1/9舉辦「台北市高中文憑課程說明及發表會」,說明3種國際文憑在台北市的實施內容和課程規劃,推動雙語教育和國際教育。台北市長柯文哲加入學生體驗雲端教室,用英文自我介紹是「Mayor Ko」,被問到什麼是上任以來的最大挑戰,他先說是「Everything(每一件事)」,再補充說是「Industrial upgrading(產業升級)」。見到學生與螢幕上的外國人對答如流,也忍不住問學生:「你真的是高中生嗎?」表達對學生的欽佩。柯文哲在結束時大嘆「上這種課,腦細胞死太多了」。
 
    他也在致詞時表示,台北市推動雙語教育,目前共有11所公立國中小成為雙語學校,也預計撥款1億元補助學生出國,可以協助1萬名學生海外學習。此外,教育局也鼓勵學校和國外締結姊妹校,並且邀請日本高中畢業生到台北畢業旅行,做更多實質交流。柯文哲也坦承,推動雙語教育最重要的是師資,但目前似乎遇到瓶頸,「否則推動的速度可以更快」。
 
  • 中正「雙聯學制」全國首例,畢業同獲台美高中文憑
    台北市中正高中率全國首例,開辦雙聯學制,提供學生修習美國大學先修(AP)課程的機會,學生修讀高中3年課程後,將取得台美兩校的學位。雙聯學制課程採全英語授課,除了中正原本師資,也有外聘講師。在原本高中的課程外,學生利用選修課和平日的課後時間,在校內進行雙聯學制的課程。
    除此之外,雙聯學制也提供學生暑假出國學習的機會,學生需利用高一暑假至美國上課4週,修讀「美國歷史」。
    校長江惠真解釋,雙聯學制與美國加州的費爾蒙特私立學校(Fairmont Private School)合作,兩校分別提供5門AP課程,包括數學、自然科學、經濟和科技等,師資也會互相交流和學習,「每年費爾蒙特會有8名教師到台灣與中正高中的教師交流,也評估學生學習。」
    江惠真表示,中正的雙聯學制實施近兩年,原本規劃一年15個名額,第一年吸引了近百名家長參與說明會,最後錄取17名學生;第二年則有超過200名家長蒞臨說明會,高達79人申請,最後錄取25名學生。「未錄取但有強烈動機和意願的學生可以自費參與課程,預計3年費用為65萬元」江惠真說。
    參與雙聯學制的中正高中學生黃詩詠表示,雙聯學制的課程,不論在台灣或美國都有很多討論機會,「不只是坐在底下聽老師講課」,讓她每堂課都不會想睡覺。她談到,就連英文課過去是由老師指定要背誦的單字,在雙聯學制的課堂上卻是由學生共同找出不熟的單字,再用於造句;而且上課素材也不局限課本,還納入了英文小說,「同學也成了老師,都是可以學習的對象,」黃詩詠說。
    另外一名參與雙聯學制的黃思齊也說,即使是台灣老師上的英語授課課程,也給她更多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像是物理課不只是講完公式就開始解題,反而教人推導公式,明白更多物理原理;英文課也會讓學生學習用不同立場、角度看同一件事情。「一開始不是很習慣在同學面前說話,可是現在會主動舉手、發表想法」,黃思齊認為雙聯課程的教學讓她變得主動,也不再害怕老師問問題。
 
  • IB課程,西松高中衝台灣公校第一 
    另外,台北市從108年9月開始,開辦兩種國際文憑課程,分別為IB國際文憑課程和IFY國際預科課程。IB課程在全球有超過5000所中小學採用,但是台灣只有8所私立學校獲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簡稱IBO)授權,因此台北市西松高中期待成為台灣第一所提供IB課程的公立學校。校長林昇茂指出,西松已進入籌備期,不但成立了「國際處」,也將在今年送21名老師到國外接受IB課程的師資訓練,並且開始申請授權。預計順利2年後會有第一個專門提供IB課程的班級。
    為了替IB課程暖身,西松也將從108年開始,先行辦理「國際學程班」,108年9月入學的西松高一新生經過篩選後就讀,名額為20人。林昇茂說,國際學程班的課程將所有科目採英語授課,學生也要修讀小論文的寫作。
 
  • IFY預科課程,免考雅思申請英國大學 
    最後,台北市中正高中、育成高中、南港高中則和英國北方大學聯盟(NCUK)合作,提供IFY國際預科課程,取得英國高四文憑。高中3年成績合格的學生,赴英可以直接就讀英國北方大學聯盟約16所大學,不需要再考雅思。
    育成高中教務主任莊婉婷表示,108年9月起,3所學校每校每年提供15個名額,提供IFY相關課程。莊婉婷解釋,IFY有5大類課程:科學、工程、商業、藝術、人文,3校聯盟會先以「商業」的類別做為開課需求,因此會開課包括學術英文、數學、經濟、社會等4大領域6門課程。所有科目採全英語授課,學校並規劃學生在高二的寒暑假到法國或瑞士或美國進行海外課程、交流。
    莊婉婷指出,IFY課程所需要的師資會先暫時以3校共聘共用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學生有可能要利用課後時間跨校上課。但是長遠來說,3校仍期待能獨立開課,甚至成立專班或是增加課程類別,提供學生更多選擇。
    台北市教育局綜企科科長諶亦聰表示,台北市推動國際文憑課程,不只提供有意出國讀大學的學生,更多語言與課程的銜接,更是做為學生國際化、多元化的學習。教育局預計提供一年200萬的經費給有意申請國際文憑課程的學校,主要用作師資培訓。至於各校的海外課程交流則由學生自費參加,一次約12至13萬。
 
 
 

◆北市推動高中國際文憑課程 培育全球人才

 
                                                                                2019年01月09日 18:33 中時 吳堂靖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109003929-260407
 
    北市推動國際教育政策,北市教育局首創於4所高中開辦國際文憑課程,108年請舉辦說明會分享雙聯學制、國際預科課程(IFY)及高中國際文憑課程(IB),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已撥了1億元預算補助師生出國,提倡「讓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台灣」理念。
 
    教育局表示,台北去年起推動「台美高中雙聯學制」,由中正高中先行試辦,雙聯學制提供學生修習美國大學先修(AP)課程的機會,學生須修讀課程計43學分,並於暑假赴美進行實地課程,讓學生修讀高中三年課程,同時取得台美兩校的學位。
 
    至於「IFY國際預科課程」俗稱英國高四或大一課程,由中正高中、南港高中及育成高中等3所高中策略聯盟與英國北方大學聯盟(NCUK)合作,IFY課程著重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修讀內容包含學術英文及選修商業課程計600小時及自主學習300小時,共計900小時。
 
    另外,IB國際文憑課程目前台灣只有8所私立學校獲國際文憑組織授權,教育局為爭取成為第一個由公立高中獲得授權的城市,現協助西松高中規畫辦理IB實驗班,取得授權做準備,學生修讀時數約1260小時。
 
    教育局綜合企畫科長諶亦聰表示,課程就培育全球人才角度作考量,雙語只是附加價值,授課方式強調讓學生自己找答案,考試形式也是透過小論文、口試進行,期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生涯目標的能力。
 
 
 
参、系統思考教材分享:
 

   ◆明道中學的老師參加系統思考研習後,運用「中國殺麻雀及鳥兒不見了的教材文章所改寫的國寫命題,請參考:

  1. 有關「中國殺麻雀」一文「當時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在得知了很多耕地黃萎後首次提出了滅四害的概念—四害即蚊子,蒼蠅,老鼠和麻雀。放到現在很多人都會認為如此草率激進地對自然進行直接干預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不過這在當時看起來可是個極好的點子」。請寫下您對這段話的看法,文長約200字,段落不限。(占10分)
  2. 對於(鳥兒不見了)一文中人類噴灑DDT防治榆樹病的策略你認為是成功還是失敗?可分別從鳥類的數量、甲蟲的數量、榆樹的數量、人類噴灑DDT的行動等方面進行論述(可佐以圖形說明)。並請綜合上兩文提出自己對於「決策者」的忠告,文長約400字,請分段書寫。(占15分)

 

肆、期末省思

  1. 學校行政人力不足(教務處2幹事,學務處1幹事,總務處1幹事1管理員,實習處1管理員,人事室1書記),是否思考擴大組織編制?如何進行?
  2. 師資員額過少,園藝、畜保、加工科每科只有4位老師,發展有困難,該如何予以協助?

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

第7條  學校教師員額編制如下:

一、普通科:每班置教師二人,每達四班,增置教師一人。

二、專業類科:

(一)農業、海事水產類:每三班置教師八人;未達三班者,二班置五人,一班置二人。但農業類之農業機械科每班置三人。

(二)工業及藝術類:每班置教師三人。

(三)商業及家事類:每二班置教師五人;未達二班者,一班置二人。

(四)前三目類,除工業類外,設有五科以上者,每增二科得增置教師一人。

(五)綜合高中學程:每班以二點五人為原則。但辦理工業、農業及海事水產綜合高中課程者,每班置三人。

  1. 綜合高中學程數多於編制班數,開課經費、編班及全校師資員額調配都很困擾,長久這樣不是永續之道,該如何處理。
  2. 鎮長多次表示希望本校可以協助鎮上中小學棒球的發展,是否考慮增設體育班,學校同仁的意見為何?
  3. 本校編制只有27班,規模不足,若達31班,兼職組長可再多減授2節,幹事可能再多一人,是否較有利於工作之推動?
第 8 條 學校職員員額編制如下:

二、幹事、助理員、管理員、書記,依下列基準設置:
(一)幹事:六班以下者,置二人,超過六班部分,每六班增置一人,超過六班之班級數除以六之餘數三班以上者,增置一人。

 

  1. 108新課綱推動後,普高之選修變多,大學入學考試亦隨之變動,素養導向評量方式及學習歷程檔案的採計逐漸加重,本校目前綜合型與技術型並行之學制是否符應教育主流變遷之走向,或需做變更?
  2. 校內老舊建築及待修繕之設施甚多,需龐大經費及結合眾意的好構想,如何做好規劃,逐年爭取改善經費?。
  3. 學生英文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未來的趨勢。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加強偏遠地區高級中等學校發展英語文創新教學,及均衡區域資源提升區域英語文教學,特辦理引進外籍英語教師招募作業及職訓練事宜,本校如何善用這樣的資源,協助學生提升英文能力?
  4. 學生冬季夾克材質似乎較為單薄,也不夠筆挺,是否需做改善?如何進行?
  5. 學校同仁的業務量及課務都相當吃重,但因為待討論的事項很多,會議也很多,很多議題如果有共通性的平台做事前公告、宣導及溝通,會議的議事效率就較易提高。目前行政同仁有一個line的群組平台,但全校性的並沒有,我們是否可以可以建立這樣的平台,以利全校性共同議題的討論?或者,只要每年把科召納入行政的line群組台,由科召負責與每位老師溝通即可?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