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餐飲業
第一章  餐飲業的定義、發展與特性
第一節   餐飲業的定義與發展
壹、   餐飲業的定義
一、字源:餐飲Food & Beverage;
          Restaurant源自於法文Restaurer布朗傑、羊腿湯(1765,有恢復元氣之意)
          Brasserie啤酒店(原意—釀酒廠,現於法國指有許多好吃東西的地方)
          Bistro溫馨家常小酒館快餐廳(俄軍佔領法國時,常說Bystro—快)
          Café平價小餐館
二、定義:以營利為目的,有固定地點且對大眾公開,提供餐飲與服務,使人恢復元氣與獲得休息之場所。
貳、   餐飲業的發展(Inn→Tavern→Snack Bar)
一、 外國餐飲業的發展(西餐之母-義大利菜;西餐主流-法國菜)
| 時期 | 時間 | 國家 | 地點 | 餐        廳 | 
| 上古 | 羅馬 | BC1700出現Inn,後供膳為Tavern小酒館前身(最早公共餐飲) | ||
| 中古 | 1183 | 英國 | 倫敦 | Public Cook House第一家公共餐飲屋 | 
| 16  | 1530 | 敘利亞 | 大馬士革 | 世界第一家咖啡屋-中東(or15 th)13 th由衣索匹亞→中東 | 
| 1533 | 法國 | 西餐之母是義大利菜,源於羅馬文化。凱薩琳嫁法王帶入。 | ||
| 1533 | 法國 | 巴黎 | Public Eating Place第一家公共食堂;供定時(table dhote) | |
| 17  咖啡 非洲 中東 傳至歐洲 | 1634 | 美國 | 波士頓 | 第一家酒館(山米爾.寇斯Samuel  Coles) | 
| 1645 | 義大利 | 威尼斯 | Bottega del Caffe(波迪格)歐洲第一家咖啡屋 | |
| 1650 | 英國 | 牛津 | Coffee House第一家咖啡屋 | |
| 1651 | 法國 | 御廚皮耶爾出「法國廚師」;介紹Roux(油糊)Sauce(沙司) | ||
| 1672 | 法國 | Maison de Café(咖啡館,提供咖啡和簡便的點心餐食) | ||
| 18 | 1765 | 法國 | 巴黎 | 布朗傑開設的Restaurant供應恢復之神湯品(羊腿燉製) | 
| 華麗 | 法國 | 安東尼卡雷姆古典烹飪創始-廚師之王(上菜序、餐桌佈置) | ||
| 19  | 1802 | 法國 | 漢尼耶著有「美食者年鑑」首開批評美食之風 | |
| 1827 | 美國 | 紐約 | 第一家法式餐廳「戴蒙尼克(Delmonic)」 | |
| 1850 | 法國 | 巴黎 | 「巴黎歌聯飯店」Grand Hotel de Paris現代化設備服務餐廳 | |
| 1876 | 美國 | 堪薩斯州 | Harvey House連鎖餐廳 | |
| 1893 | 美國 | 芝加哥 | Buffet | |
| 1926 | 法國 | 「米其林」專業美食評鑑(紅-餐廳、旅館;綠-旅遊;每年三月第一週三出刊)¶停車   ¶¶繞道  ¶¶¶專程(1900-米其林指南) | ||
| 古典 | 法國 | 愛斯可菲「西餐之父」(菜系、廚房設備及人員科學管理) | ||
| 新 | 法國 | 費南得波伊特(Fernand Point)創新式烹飪(主菜、配菜) | ||
| 20 | * | 美國 | * | 便利西餐、美式酒吧Bar(Cocktail) | 
| 1920 | 紐約 | Horn & Hardart的販賣機餐廳,速食業之始 | ||
| 1930 | * | 公路餐廳、汽車旅館(Motel) | ||
| 1955 | 麥當勞(八角形建築)、SQCV(服務、品質、乾淨、價值) | |||
| 21 | 速簡、豪華、養生、精緻 | 
二、 中國餐飲業的發展與分類:「七分堂口(餐廳)、三分灶(廚房)」
發展:
Ø 中國餐飲業祖師爺:1.伊尹(商湯,以食論政)、2.易牙(春秋齊桓公-宵夜、知水味)、彭祖(燒雉羹獻帝堯)、詹王(鹽-隋文帝)。
Ø 中國廚務官吏—夏朝-庖正。
Ø 周禮-蘆有飲食、餐廳起始「蘆」;秦漢始設「驛站」,供膳宿交易衍生餐飲業普及。
Ø 廣東菜最早歐化(宋元);上海出現「西餐廳」陸續→北京,上海人稱西餐為「大菜」。
Ø 中國餐飲著作
| 時期 | 人名 | 著  作  貢  獻 | 
| 戰國 | 呂不韋 | 「呂氏春秋」,本味篇—三材(水、木、火)五味 | 
| 北魏 | 賈思勰 | 「齊民要述」,農業百科全書 | 
| 隋唐 | 孫思邈 | 「備急千金藥方」,為藥膳之始 | 
| 唐朝 | 陸羽 | 「茶經」 | 
| 元朝 | 忽思慧(太醫) | 「飲膳正要」 | 
| 清朝 | 袁枚 | 「隨園食單」 | 
分類:
Ø  南人食米、北人食麵
Ø 東酸(上海菜)、西辣(四川菜)、南甜-淡(廣東菜)、北鹹(北平菜)
Ø 中國五大區的餐飲類別:
| 地 區 | 華 北 | 西 北 | 江 浙 | 川 湘 | 兩 廣 | 
| 食物分區 | 蔥蒜區  | 羶酪區 | 魚蝦區 | 辣椒區 | 蛇羹區  | 
| 常考菜系 | 菜            名 | 
| 四川菜 (味) | 紅油抄手、怪味雞、乾燒明蝦、家常豆腐、魚香肉絲、螞蟻上樹、棒棒雞、回鍋肉豆酥鯧魚、夫妻肺片、五更腸旺、麻婆豆腐、宮保雞丁、乾煸四季豆、蒜泥白肉、豆瓣魚;【三香】:蔥、薑、蒜;【三椒】:辣椒、胡椒、花椒 | 
| 江浙菜 (鮮甜) | 文思豆腐、東坡肉、宋嫂魚羹、無錫排骨、金華火腿、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揚州點心、貴妃雞、醉雞、鹽水鴨、紅燒滑水、松鼠黃魚、砂鍋魚頭、水晶肴肉、荷葉粉蒸肉、寧波年糕、蔥燜鯽魚、雪菜黃魚 | 
| 魯菜 北平菜 (京醬) | 京醬肉絲、醬爆雞丁、雞絲拉皮、醋溜丸子、合菜戴帽、涮羊肉、拔絲地瓜、杏仁豆腐、脆皮鍋貼、鍋塌豆腐、九轉肥腸、蔥燒海參、高麗魚條、酸白菜肉鍋、豆沙鍋餅、驢打滾(源自山東菜、回教、宮廷料理;擅用醬) | 
| 廣東菜 (醬) | 叉燒肉、烤乳豬、奶油焗白菜、京都排骨、咕咾肉、蠔油芥蘭、滑蛋牛肉、東江鹽焗雞、蔥油淋雞、南乳(茘蒲、梅干)扣肉、腰果蝦仁、飲茶(用料最廣)、避風塘炒蟹 | 
| 福建菜 (糟、湯) | 紅糟肉(荔枝肉)、龍鬚燕丸、佛跳牆、紅心芋泥、八寶蟳飯 | 
| 湖南菜 (燻辣) | 左宗棠雞、蒜苗臘肉、竹節鴿盅、東安子雞、豆豉辣椒蒸魚、畏公豆腐、烤素方、酥炸響鈴(江浙) | 
| 其他 | 道口燒雞(豫菜);問政山筍(皖菜);白菜魯、三杯雞、小吃、客家菜—台菜 | 
Ø 八大菜系:魯菜、川菜(3香3椒)、湘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皖菜+北京、上海
※  四川—抄手、廣東—雲吞、江浙(北京/上海)—餛飩、台灣—扁食、新疆—曲曲、清西—清湯
三、 台灣餐飲業的發展與地方特產:
Ø  受福建(清初)、日本(日據)、中國大陸(34年後)、客家、原住民等料理影響,四周環海故喜食海鮮、湯湯水水見長。
Ø  台灣著名餐飲開業時間(上市-櫃:98新天地餐飲海鮮小吃起家、9985℃、王品、摩斯漢堡)
| 民國 | 23 | 40年代 | 54 | 47/61 | 56  | 61 | 62 | 63 | 64 | 72 | 73 | 
| 店名 | 波麗路民生西路 | 酒家菜 | 圓山 空廚 | 鼎泰豐 18摺小籠包 | 新天地餐廳 | 上島咖啡 Syphon | 希爾頓 西餐 | 頂呱呱 | 海霸王 | 春水堂 76珍奶 | 麥當勞 | 
| 民國 | 74 | 75 | 78 | 79 | 80 | 81 | 85 | 86 | 87 | 92 | 93 | 
| 店名 | 肯德基 | 必勝客 福華-聖瑪莉麵包 | 達美樂 | 瓦城泰式 羅倫多咖啡 王品(82) | 漢堡王摩斯漢堡 | 真鍋KOHIKAN | 鼎泰豐 日本分店 | 西雅圖 | 星巴克 伯朗 | 點水樓 (南僑) | 
Ø  台灣各地特產(略)
第二節   餐飲業的特性
壹、   餐飲商品構成要素
| 商品 | 要       素 | 說    明 | 舉      例 | 
| 有形商品 Tangible  Product | 促成商品 Facilitating  Goods | 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商品 (客人用後即消耗) | 餐飲商品(餐食、飲料)、醬料、吸管 | 
| 支援設施 Support  Facilities | 提供服務的全部週邊資源 (生財工具) | 裝潢、菜單、餐具 | |
| 無形商品 Intangible  Product | 外顯服務 Explicit  Services | 消費者外在 感官(五官)感受 | 色香味、環境衛生、氣氛、人 | 
| 內隱服務 Implicit  Services | 消費者內在 心理感受 | 幸福感、尊榮感、成就感 | 
貳、   餐飲業之特性
Ø 立地性:餐廳坐落地點,攸關營運成敗
Ø 銷售量不易預估、產品易腐敗(空位—易腐性,隔夜無價)。
Ø 生產時間短:
Ø 勞力密集、工作時間長、尖離峰差異大-Shift(二頭班、三頭班,輪班、輪休調整;Yield  Management營收管理,也用於淡旺季促銷)
Ø 毛利高(飲料尤高—7成)、現金收入(少呆帳、資金週轉快)
Ø 需求個別化(異質性)高—SOP控制、即時服務
Ø 重視口碑(word  of  mouth)
Ø 僵固性:座位有限—以翻檯率改善。翻檯率(轉桌率):1日來客數/總座位數(平均該日每個座位賣幾次);翻檯率愈高顧客數愈多,用餐停留時間愈短。
Ø 嚴格衛生標準:重視食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