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年代,北部業者開發「桶球機」(如圖),茶葉炒菁、揉捻到甲種乾燥機初乾後,最後置入桶球機。桶球機的圓筒會不停旋轉,熱風同步吹入園桶內乾燥,乾燥完茶乾變成蝦米狀的「半球型」,其茶乾外型有別於布球束包機、布球揉捻機與擠壓機作出的「球型茶」。桶球機製作的茶乾外型雖較不緊結,但是製程相當省工,至今部分茶農仍有使用,甚至部分茶場將桶球機納入自動生產線。龍潭、關西、楊梅與銅鑼等北部茶區早年(1970年代前)製作布球茶時,因沒有團揉經驗,曾經請名間與凍頂茶師指導,但因為北部茶區茶價不高且工資較貴,無法支付團揉師傅的工資,沒幾年就不再揉布球。
桶球機是歷史的見證,茶業從粗製茶逐漸轉向精緻茶,從碎形轉變成條形,條形因收納不方便,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保存不易,慢慢以外觀像是預拌混凝土機的桶球機,在揉捻完後,藉由旋轉翻滾的力量,加溫乾燥成半球形(蝦米狀)。台灣在剛剛轉為內銷市場的精緻茶製造過程中,利用桶球機製茶風靡一時,桃竹苗及宜蘭一帶,在十年前仍使用這樣的機器製作包種茶,製造出來的茶葉風味有別於包布揉捻成緊結球狀茶,較為清爽,這個半球型的狀態也是購買老茶時,判斷年代很好的依據。